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34期

  • 編者: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編輯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22-04-01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 ISBN/ISSN:18172946
  • GPN:2009402938
  • 定價:200
8badaa00-c00a-47d2-be4f-27a4d2158238.jpg
  • 編者: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編輯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22-04-01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 ISBN/ISSN:18172946
  • GPN:2009402938
  • 定價:200




主編的話/陳益源



  本期依慣例與台灣文學學會合作,同為年會的徵稿主題「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想像」作為本期專題,就投稿在學會的論文量而言,本專題入稿的篇數不多,總共來稿 15 篇,投稿者們經過年會發表再行修改後投稿,除了可提升論文品質外,也顯示對本學報的重視。




  對於「台灣大文學史」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寬廣,凡有關在時間、地理空間、風土民情、作家創作及演繹等元素,皆有所關聯,本專題刊登的四篇論文各自承載了前述範疇,論述及切入的角度各有其獨到之處,包括徐禎苓〈劉吶鷗的東亞想像—《持攝影機的男人》的風土表述、尖端獵奇與昭和文化〉、魏亦均〈誰把詩壇樹「亞洲」—戰後台灣、韓國漢詩壇銜接視野下的邵毓麟、彭國棟與李瑄根〉、陳芷凡〈成為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族文學獎場域中的同志議題與非寫實風格〉,以及楊傑銘〈從「報導文學」到「非虛構寫作」的文化演繹史—一場面向現實方法的辯證〉。徐禎苓以劉吶鷗 1933 年之影像作品《持攝影機的男人》,這部經由五卷短片所集結的影像作品,與台灣作家劉吶鷗遊走中國上海與日本乃至東亞的觀察視角,作品中探究風土敘事,常民生活中的摩登文化,並強化劉吶鷗較被忽略的跨時代之間的連結,以及在日治時期台灣人面對東亞時局變遷的感受等。魏亦均運用在韓國的文獻結合台灣文學史料,以《亞洲詩壇》為核心,佐以駐韓大使回憶錄《使韓回憶錄》探究戰後初期台韓在文化和國家發展的差異性,在同為漢字文化圈裡,台韓如何走上同途異歸之路。陳芷凡以發展近30 年的《山海文化》雙月刊所推動原住民族文學獎機制,探討台灣原住民文學史的建構,涉及的得獎作品及文學場域為重要議題,並以千禧年書寫者的得獎作品為核心議題。楊傑銘直指台灣文學發展史中的紀實文學路徑,探究「報導文學」到「非虛構寫作」的演繹過程,報導文學中開展出非虛構性寫作,至今在前者沒落而以非虛構方式興起的變化中,台灣文學史的紀實書寫如何反應當前文化產業中的困境與焦慮。




  專題論文之外,在一般論文方面,投稿計 18 篇,連同上期存稿,本期刊登 4篇,計有陳惠齡的〈新竹考棚的歷史地景及其文化脈絡〉,藉由考察竹塹城的考棚原址,連動從清領到當前考棚對現今新竹文化地圖的生成等。高嘉勵的〈黑木謳子詩集中台灣自然書寫的斷裂與現代重組〉,以大量書寫卻顯為人所知的在台日人黑木謳子詩作,討論台灣自然書寫在日治時期的發展,如何藉由日人作家所引進的現代性,交融成台灣在地的圖像。張怡寧的〈南方軼事—從《忤》論林剪雲歷史書寫的脈絡〉,企圖從地方學的角度出發,藉由小說中的南方位置梳理屏東與二二八事件,也對於二二八的論述與小說系譜給予增補及描繪的材料。張崇旂〈誰才是作者?各譯/異其趣的後現代翻譯美學—以楊牧、傅浩為例〉以具有作家及翻譯家身分的楊牧、傅浩為例,探討原文與翻譯者的創作力量及文化特色。本期出刊,無論是線上資料庫的應用或紙本的閱讀,都祈請各方不吝使用與指正。


本書目次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34 cov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