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文學館年報2022

  • 編者:許惠玟編
  • 出版日期:2023-08-07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 ISBN/ISSN:2075-7557
  • 頁碼:121
  • 定價:200
b15a15fe-0e08-4b82-8bc4-85a93148f961.jpg
  • 編者:許惠玟編
  • 出版日期:2023-08-07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 ISBN/ISSN:2075-7557
  • 頁碼:121
  • 定價:200

館長序 / 林巾力






  國立臺灣文學館作為臺灣唯一的國家級文學機構,主要擔負各種文學政策的研發及推動。臺文館自2003 年正式開館,


2021 年10 月17 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週年的同一天,正式升格為中央三級行政機構。




  隨著組織擴大,原有業務量能也隨之提升。研究組經費涵蓋年度預算、科技發展計畫、重建藝術史計畫、國科會專題計畫等,


經費來源多元,業務也更加全面。除在既有文學紮根相關業務上,持續推動文學文物蒐集整理外,學報、年鑑,以及「區域主題


平台」更名為「文學好臺誌」等業務,亦在原先框架上走出創新的道路。「飛越文學天際線」系列,在實體講座與線上的對話中,


建立起不同規模的模組,同樣也是新的突破。




  典藏組除常態性「文物蒐藏管理」、「藏品數位化」、「文物保存維護」、「藏品應用管理」外,也協助許多文學館家族完成


珍貴史料保存修護,同時也舉辦「修護紙瑕,紫霞再現—文獻研究與典藏工作坊」,藉以傳遞修護能量,培育修護人才。2021 年


開始規劃「智慧庫房」打造,2022 年進一步以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RFID) 進行盤點,透過遠端無線即時監控保存環境;同時也進


行AI 劣化辨識訓練,期望未來能導入AI 自動劣化辨識系統,更有效率掌握文學藏品全貌。




  展示組業務,除延續前一年度多檔展覽外,新推出「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時間的弧線:臺灣歷史事件文學


主題捐贈展」、「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時代的聲音—李敏勇詩帖展」、「你了解我的明白—原住民族文學捐贈展」、


「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伴隨展覽的相關出版、遊戲,則有《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躍然紙上—


非常動物手帳》。國際交流部分:今年在駐捷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柯良叡、駐臺灣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David Steinke 見


證下,與摩拉維亞圖書館線上簽屬館際交流合作備忘錄(MOU)。交流展有與日本北九州松本清張紀念館、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


臺灣文化中心合辦之「遺留下的指紋:松本清張與臺灣推理小說特展」,及以介紹臺灣文化與文學概況為主軸之「奔向自由—臺灣文學


主題特展」,至捷克Brno、Olomouc、Pardubice 三地展出。




  公共服務組在業務上的新作為及亮點包含:以科技輔助博物館,取代手動計次的觀眾人流攝影技術於 3 月正式上線;文學資源箱強調


「敘事引導」的文學特色,嘗試自辦方式結合館內團體參觀觀眾,打造專屬體驗遊程。今年首次移地至「三秀園」舉辦文學館家族交流會,


同時以各地文學館家族為主的文學地景走讀網站「文學 Let's Go」正式於官網虛擬博物館上線,已有全臺 38 條路線。館訊連續 3 年獲得


金點標章肯定;臺灣文學獎金典獎首度移師華山 1914 文創園區舉辦。文學轉譯商品中,賴和的〈一桿秤仔〉首批研發限量 100 支球棒,


銷量之快,迅速引起臉書上創數月以來最高分享數,而邀請網紅分享以宋晶宜〈雅量〉開發的電腦包,亦獲得單日上萬的按讚數。與臺灣


服裝品牌 UUIN 合作的「毛斷女孩」主題亮相,10 月14 日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發表專場,由模特兒及優人神鼓表演者身穿授權館藏


《臺灣新民報》運用設計的服裝演繹帶來聲音、影像及形體感官的震撼。




  2022 年臺灣文學基地共計展出 3 檔展覽:「不願被消失—日式宿舍到文學基地」常設展微整形、「漫遊城市的獵人們」及「浪花


臺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為育成新銳創作者,臺灣文學基地徵集作家駐村,今年共計邀請 10 位作家進駐,累計 187 天駐村日數,


為使讀者近距離與作家進行交流,辦理 26 場週末讀者活動,透過作家與讀者的互動與回饋,為文學創作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今年度


教育推廣活動共計辦理 147 場次,參與人數累計 6,420 人次。




  未來發展方向,除延續以往豐碩的成果,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外,對於國際交流、品牌建立、人才培育、館舍合作等,也會進


一步擴大與優化,讓臺灣文學館被更多人看見。






本書目次


目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