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與活動

更多
上一頁
下一頁

線上資源

更多

精選詩文

更多
賦格(Fugue)1960

其一
北風,我還能忍受這一年嗎
冷街上、牆上,煩憂搖窗而至
帶來邊城的故事; 呵氣無常的大地
草木的耐性,山巖的沉默,投下了
胡馬的長嘶,烽火擾亂了
凌駕知識的事物,雪的潔白
教堂與皇宮的宏麗,神祇的醜事
穿梭於時代之間,歌曰:
月將升
日將沒
快,快,不要在陽光下散步,你忘記了
龍漦的神諭嗎?只怕再從西軒的
梧桐落下這些高聳的建築之中,昨日
我在河畔,在激激水聲
冥冥蒲葦之旁似乎還遇見
群鴉喙啣一個漂浮的生命:
往那兒去了?
北風帶著狗吠彎過陋巷
詩人都已死去,狐仙再現
獨眼的人還在嗎?
北風狂號著,冷街上,塵埃中我依稀
認出這是馳向故國的公車
几筵和溫酒以高傲的姿態
邀我仰觀群星:花的雜感
與神話的企圖–
我們且看風景去
其二
我的手腳交叉撞擊著,在馬車的
狂奔中,樹枝支撐著一個冬天的肉體
在狂奔中,大火燒炙著過去的澄明的日子
蔭道融和著過去的澄明的日子
一排茅房和飛鳥的交情圍擁
我引向高天的孤獨,我追逐邊疆的
夜禱和氈牆內的狂歡節日,一個海灘
一隻小貓,黃梅雨和羊齒叢的野煙
那是在落霜的季節,自從我有力的雙手
撫摸過一張神聖的臉之後
他站起來
模仿古代的先知:
以十二支推之
應驗矣
應驗矣
我來等你,帶你再見唐虞夏商周
大地滿載著浮沉的回憶
我們是世界最大的典籍
我們是亙廣原野的子孫
我們是高峻山嶽的巨靈
大地滿載著浮沉的回憶
熒惑星出現,盤桓於我們花園的天頂上
有人披髮行歌:
予欲望魯兮
龜山蔽之
手無斧柯
奈龜山何
薰和的南風
解慍的南風
阜民財的南風
孟冬時分
耳語的時分
病的時分
大火燒炙著過去的澄明的日子
蔭道融和著過去的澄明的日子
我們對盆景而飲,折葦成笛
吹一節逃亡之歌
其三
君不見有人為後代子孫
追尋人類的原身嗎?
君不見有人從突降的瀑布
追尋山石之賦嗎?
君不見有人在銀槍搖響中
追尋郊禘之禮嗎?
對著江楓堤柳與詩魄的風和酒
遠遠有峭壁的語言,海洋的幽闊
和天空的高深。於是我們憶起:
一個泉源變作池沼
或滲入植物
或滲入人類
不在乎真實
不在乎玄默
我們只管走下石階吧,季候風
不在這秒鐘;天災早已過去
我們來推斷一個事故:仙桃與慾望
誰弄壞了天庭的道德,無聊
或談談白鼠傳奇性的魔力……
究竟在土斷川分的
絕崖上,在睥睨樑欐的石城上
我們就可了解世界嗎?
我們遊過
千花萬樹,遠水近灣
我們就可了解世界嗎?
我們一再經歷
四聲對仗之巧、平仄音韻之妙
我們就可了解世界嗎?
走上爭先恐後的公車,停在街頭
左顧右盼,等一隻蝴蝶
等一個無上的先知,等一個英豪
騎馬走過–
多少臉孔
多少名字
為群樹與建築所嘲弄
良朋幽邈
搔首延佇
夜 灑下一陣爽神的雨


作者:葉維廉


都市印象──台北感覺之二

西門,我來到了最熱鬧的寧靜街頭
每一幢起落的高樓大廈相互傳遞灰色的
丑臉,乩童醉客尋歡者仍有薄弱的鼾聲
以病態的露水天空慘白封鎖條條困倦已極的道路
西門,相對於古剎的清幽教堂的和平
滾轆轆雜 的喧嘩在此殺良久
每一扇祇可外透的窗被我瞥見佈滿血絲的眼羣
除了猛漲的神經線條突現青筋橫跨陷落的印堂
額頭過度鬆弛不堪承載彈性疲乏的重量
西門,始料未及我闖入荊棘佈陷的森林
連頭斜紋的斑馬也沒按規定予以尊重
或人們戰戰兢兢地遵循政府所設的交通號誌
鳳尾草零零落落像頭上的晨星稀疏幾點
低首含著敻遼的孤寂沈思綠地氈
一幢斑花絢爛臃腫的生命不過數年的大樹
五光十色陳列必須的生活品
千瘡百孔,慾望在此進進出出
煙火失眠的通宵潛抑的力必多晶體
幾次來回用功遂慢慢溶解
雌雄們某些個不安份的心眼饑渴若乞
西門,我看到酒保調酒的紅色絲絨櫃臺
折斷一隻處女天使的羽翼
我從陋巷誇大的黑暗中走去
起伏不定的衰竭如退潮的波浪向原地撒退
西門,自狹窄的隙縫裡窺探
滑溜的路面走在視線裡顛跛不堪搖搖欲墜
一陣一陣冬寒正向我單薄的身軀靠近
浮腫在電影看板上的美女砲火
構成性愛和血腥的戰爭背景
極地一般的冷澈,沁骨入脾心
西門,我彷彿看見昨日下雨的上午
一羣人簇擁鵠首仰望斗大的彩色字幕
無距離的磨擦中,他們學會以苦痛帶動微笑
養成逃避神經緊張的普遍行為
西門,我看到每一架機器走動底下
拖曳一尾未能全燃的火花
左脚右脚右脚左脚輪流焚燒著
終究,他們試圖要燒掉胼手胝足打拚出來的
文明。我無法不血脈賁張,西門,
當冰冷的感覺迅速侵襲全身
在鮮花舖綴的森林入口,不協調的香味猥褻
西門,裏足不前的我悻悻然地
祇好往最原始的方向回頭……

作者:孟樊
出處:一九八四、六《創世紀詩選誌》第64期


我撿到一顆頭顱

我撿到一隻手指。肯定的
遠方曾有一次肉體不堪禁錮的脹裂
胸壓陡昇至與太陽內部
氫爆相抗衡的程度。我說
一隻手指能在大地劃寫下些什麼?
我遂吸吮他,感覺那
存在唇與指間恆久的快意。
之後我撿到一只乳房。
失去彈性的圓錐
是一具小小型的金字塔,那樣寂寞地矗立
在每一個繁星喧嚷
乾燥多風的藍夜,便獨自汩汩流著
一整個虛無流域的乳汁──
我雙手擠壓搓揉逗弄撫觸終於
踩扁她──
在大地如此豐腴厚實的胸膛,我必須要留下
我凌虐過的一點證據。
之後我撿到一副陽具。那般突兀
龐然堅挺於地平線
荒荒的中央──
在人類所曾努力豎立過的一切柱狀物
皆已頹倒之後──呵,那不正強烈暗示著
遠處業已張開的鼠蹊正迎向我
將整個世紀的戰慄與激動
用力夾緊:
一如我仰望洗濯鯨軀的噴泉
我深深覺察那盤結地球小腹的
慾的蠱惑
之後我撿到一顆頭顱。我與他
久久相覷
終究只是瞳裡空洞的不安,我納罕:
這是我遇見過最精緻的感傷了
看哪,那樣把悲哀驕傲噘起的唇那樣陳列著敏銳
與漠然的由玻璃鐫雕出來的眼睛那樣因為痛楚而
微微牽動的細緻肌肉那樣因為過度思索和疑慮而
鬆弛的眼袋與額頭那樣瘦削留不住任何微笑的頰
──我吻他
感到他軟薄的頭蓋骨
地殼變動般起了震盪,我說:
「遠方業已消失了嘛?否則
怎能將你亟欲飛昇的頭顱強自深深眷戀的軀幹
連根拔起?」
之後我到達遠方。
一路我丟棄自己殘留的部份
直到毫無阻滯──直到我逼近
復逼近生命氫的核心
那終究不可穿越的最初的蠻強與頑癡:
我已經是一分子一分子如此徹底的分解過了
因而質變為光為能
欣然由一點投射向無限,稀釋
等於消失。
最後我撿到一顆漲血的心臟
脫離了軀殼仍舊猛烈地彈跳
邦淵著整個混沌運行的大氣,地球的吐納
我將他擱進空敞的胸臆
終而仰頸
「至此,生命應該完整了……」當我回顧
圓潤的歡喜也是完滿。
傷損的遺憾也是完滿

作者:陳克華
文章出處:曼陀羅詩刊08期作品


文學影音

更多
《家變》例講
講者介紹: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留美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小說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為《現代文學》雜誌創辦人之一,曾任教台大外文系四十年,擔任小說課程,提倡精讀。出版有《家變》、《十五篇小說》、《背海的人》等書。2007年獲台灣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9年榮獲國家文藝獎。
回頂端